冬奥百问|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有何特别?

时间:2022-01-06 12:01:38       来源:腾讯网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启幕。中新网体育部推出系列栏目《冬奥百问》,旨在普及冬奥知识、解答热点问题、共话冰雪趣闻,帮助大家在北京冬奥赛时拥有更佳的观赛体验。

第72期 冬奥百问 |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有何特别?

14年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数以万计的新闻报道由此发往全世界,记录着、传播着这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从启幕到迎来终章。

如今一路之隔,犹如“鲲鹏展翅”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坐落在此。作为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期期间,“飞鸟”将载着一封封饱含冰雪激情的“书信”发散到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共襄冬季运动的盛会。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开工最晚 规模最大

作为冬奥会北京赛区开工最晚、规模最大的新建项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大国气派、科技引领”为建设目标,努力打造成为“新时期首都建设精品力作”。

2021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正式整体交付北京冬奥组委作赛时使用。据北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主体建筑呈“鲲鹏展翅”结构造型,搭配其“群鸟”外幕墙造型,彰显“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设计理念。

为进一步集约空间、提高场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这里既是报道和转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的国际新闻编辑部和电视信号制作传输中心,也是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以及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的赛时指挥部。

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将服务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000多名文字及摄影记者,200多个转播机构的12000名记者及工作人员,成为让世界了解冬奥会、了解北京、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项目,总建筑面积41.9万平方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开工最晚、规模最大的新建项目。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绿色办奥 和谐共生

为了彰显“绿色办奥”理念,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和美国LEED铂金级标准建造。会议中心三层屋顶花园采取可开启屋面设计,约3000平方米的玻璃采光顶可实现大尺度电动开合,增强自然通风及天然采光效果,还能启动排烟功能。

同时,场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共设计安装6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集热器,可满足17.5吨/天的生活热水需求;主体内全空气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可调新风比至70%,年节省电耗约31%,年节省电量可供一辆电力新能源汽车行驶5450万公里,绕地球1363圈。

主体建筑东、南、北三侧立面由特殊幕墙单元体——“鸟窗”造型的金属及玻璃幕墙组成。2376块幕墙单元体连点成面,恰似一群轻盈的飞鸟,搭配建筑主体“鲲鹏展翅”的造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彰显建筑与自然和谐呼应的灵动韵律。

北京2022年冬奥会践行“节俭”办奥的理念,“借用”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冬奥,赛后继续服务城市民生和发展,成为北京办奥的另一创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是强化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设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时将临时作为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为全世界媒体服务,赛后将回归原有的会展功能。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全天候服务 智慧化运营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共享的盛会、开放的盛会、廉洁的盛会,也将成为一届满含科技的奥运会。作为世界媒体竞争的“赛场”,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不会例外。在科技的加持下、细致的服务下,这里也将为新闻媒体记者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北京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张利东透露,为媒体提供餐饮服务的餐厅也将打造成“智慧餐厅”,机器人餐厅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西式快餐区、中式快餐区,正式运营后将有汉堡机器人、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小吃机器人等约120台餐饮机器人投入工作,能同时服务数千人。

防疫方面,国会二期将依托冬奥赛时智慧防疫平台,形成冬奥视频监控智能分析体系。人员从进入场馆开始,系统即开始对其防疫数据进行监管,一旦发生异常,系统联动报警,并可追溯该异常人员在场馆活动期间接触的所有人员,加强防疫管理。

北京冬奥会期间还将集中亮相一批送餐、送物、导引、消杀、清废等多类型服务机器人,开创“无人化”的数字服务场景,为新闻媒体记者提供24小时便捷服务。比如防疫机器人,提供巡游、消杀服务,清废机器人可自己判断容量,前往清运点,再返回暂存点。

鲲鹏已展翅,静待八方来客的到来!(王禹)

关键词: 冬奥百问|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有何特别? 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