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古原
来 源:正和岛
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风口。在这个领域中,全世界能看到的突出创新,基本上聚焦在中美两国。新能源作为全球碳中和政策催生的产业,要想快速崛起,必然需要依托超大规模市场,才有发展的可能,全世界只有中美两国不但具备足够大的市场,同时还拥有着足够多支持在新能源领域创新的科技人才。
在中国,新能源的各个细分赛道,都有了不错的领头羊,比如电池领域的“宁王”、整车电池生产一体商比亚迪,高端电动车品牌蔚来等,近来一些更加细分的赛道也出现了一些黑马。
今天,我们也采访到一位跨界杀入新能源领域的优秀企业家。
这位企业家就是易能时代的董事长苏昕,他带着他的团队刚刚推出一款行业颠覆性的产品,而这家公司居然是一个刚刚杀入新能源领域的新兵。
易能时代董事长苏昕
新兵杀入市场,居然做出这种级别的创新,这让我们非常好奇。
01、进军充电模块市场
易能时代进军的是一个新能源领域的细分赛道,就是充电模块。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充电效率、稳定性和充电运营商利润的关键部件。
客观地说,现在的充电运营商的日子并不好过。价格恶性竞争、运营利润低、投入成本高、运营周期长、设备损坏率高,这些问题都是充电运营市场当下的现状。
笔者对易能时代选择在这样的时机进入这个市场其实是充满了困惑的。一个企业家对市场的判断和分析,是最为重要的决策,要不要进入、什么时候进入、以什么样的产品进入,这个关键决策要是做错了,那对企业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苏昕认为,当下充电运营市场的混乱是一个短期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下充电运营市场的主要客户群是营运车辆,营运电动车主是价格高度敏感型客户,相对于便利性和高效率,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低价格。
而家用电动车的数量还不够多,还没有出现外溢效应。中国有大量的家用车根本没有固定车位,当家用电动车数量逐步增多时,选择在充电站充电,就会变成一个必然的选择,而这个拐点,即将要到来。
未来的充电运营商他们的主要客户群将从营运车辆转变为家用车辆,这时,如何为家用电动车主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就是充电运营商的下一个战场了。
从全球来看,日本东京和英国都已宣布在2030年禁止燃油车的销售,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纷纷宣布计划在2030-2040年之间逐渐淘汰燃油车。
碳中和目标倒逼下的电动车全球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家用电动车销售在未来数年会出现指数型增长的局面。
而充电是电动车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全世界各国要达成禁售燃油车的时间目标,那就一定要大规模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我认为,现在进入这个市场,就是最好的时机点。
02、行业颠覆性的产品是什么?
充电模块是易能时代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核心产品,据笔者了解,这个领域已经有不少大型的供应商,并且行业集中度还不低,易能时代的产品到底有什么性能,居然能宣称是一款行业颠覆性的产品?
苏昕告诉我,充电模块最大的产品痛点之一就是电损高,“我们是面向充电运营商的需求开发的这款产品,为用户创造的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降低电损”。
传统的充电模块,充电效率在90%-94%左右,这意味着它有6%-10%的电损,不要小看这个电损,一根充电桩如果满负荷运行,一年的电损量就高达数万元。
而易能时代的充电模块,可以将充电效率提升到99%以上,将电损控制在1%以内。
一根超充桩480kw,工作时间10小时,如果使用易能时代的充电模块,就意味着一天比当前的模块节省280度电,相当于单桩每天多赚200元钱,全年多6-7万元利润,2-3年以内省出来的钱已经可以赚回超充桩的硬件投入。
这意味着原本4-5年的投资回收周期,在易能时代产品的加持下,可能缩短至2-3年。
这就能有效地改变现在充电运营商投资周期长的问题,也能让充电运营市场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商业生态中去。
除了这个关键创新,易能时代的充电模块还具备有更高功率、更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体积更小但效率更高,这就可以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对于在城市中建设充电站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小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充电桩,从而提升运营商的整体产出。
同时,产品的可靠性和体验性,也比传统的充电模块有了巨大的提升。
比如,运用了独一无二的软开关技术,使开关损耗率变得更低,可控风冷技术,使充电桩的运营噪音更低,纳秒级的短路保护,提升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这些技术创新全部围绕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如何让充电运营商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增加单台设备的产出能力,让充电运营商的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
03、性价比才是重点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拥有比传统产品更好的性能,更重要是性价比。高性能的产品如果价格昂贵,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就意味着一次性更高的投入。作为企业,计算的永远是投入产出比,而不仅仅是看技术的先进与否。
笔者向苏董事长抛出了这个问题,但答案令我非常意外。
苏昕说,我们的定价策略是和现有市场的产品保持同样的价位,也就是说,我们能做到99%的充电效率,但我们与那些90%多一点的充电模块,将在一个价位上进行竞争。
“一般来说,传统的定价模式是,我们这种品质的产品,定价策略应该是传统产品的2-3倍,因为我们给客户带来的收益是清晰且明确的,但易能时代的目标是迅速占领市场,面对即将井喷的新能源市场,我们没有时间慢慢等待和培育,我们需要的是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易能时代的目标并不只是中国市场,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市场,我们需要高速成长,这就是我们推出行业颠覆性的产品的同时,还采取低价进入市场策略的根本原因。
同时,我们也认为,只有高质低价,才是真正为客户带来价值。
我们在这款产品技术研发完成后,还将全力在供应链创新上进行深耕。现在公司的运营已从产品技术研发全面转向供应链创新优化,并引进了数位专职从事供应链创新的资深高管。
供应链创新,是降低产品成本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会持续降低成本,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我们每一次成本的创新,就意味着他们采购成本的降低。”
而只有这种创新,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长久的市场护城河。
04、跨界团队缘何颠覆行业?
易能时代这支团队,核心成员全部出自华中科技大学,但在3年前,他们并未涉足新能源领域的硬件开发,主要的团队成员是从事电信设备和军工设备的硬件研发的。
然而,仅仅3年时间,易能时代就拿出一个让全行业都惊叹的产品出来,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苏昕说,跨界发展,的确不容易。但跨界发展,并不是就没有优势。
其他的很多业内的研发者,在充电效率这一个领域,往往将研发目标定在提升1%、2%这个水平,虽然这个指标也是非常不错的指标,能帮助运营商节省不少费用。
但我们作为跨界团队,如果不能够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是根本无法在这个行业立足的。
所以,在制定技术指标时,我们首先就是提出一个大胆的目标,就是达到99%的充电效率,在这个指标下再来研究技术路径和开发的可能性。
那这时我们发现就是现有的技术路径根本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只能另辟蹊径,这就使得我们在研发充电模块时的技术路径与现有产品完全不同。
我们承认,这里有运气的因素,但也与跨界研发有很重要的关联。
跨界研发的优势就是往往不会被传统技术路径束缚,虽然失败的可能性也高,但如果成功,就有可能做出颠覆性的产品,不得不说,我们运气不错。
05、硬件产品的核心是品质
作为一款硬件产品,还是充电桩的核心部件,除了研发外,更重要的是批量生产时的品质管控,无数家创新型的企业也许能把产品原型做出来,但在批量生产时,往往因为品质管控的问题,导致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同,那易能时代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苏昕说,我们在产品研发完成后,团队内部曾经有几个重要的争论。
第一,就是我们要不要生产充电桩,我们已经将充电桩里最重要的东西做出来了,为什么不能直接生产充电桩呢?
经过辩论和思考,我们认为我们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原因是,充电桩不仅仅是生产产品的事,还是一个要面对无数客户进行精细服务的领域,我们的目标是持续提升充电模块的技术性能和降低其成本,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需要的是与下游厂商紧密合作,为他们赋能。
同时我们还有着近十年的智能硬件研发、数字技术和数据运营成熟经验,我们将这些经验赋能给充电桩厂商,让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只有这样的分工,才能让效率更高,如果我们什么钱都想赚,那就有可能什么都赚不到。
第二个争论,就是关于要不要自建工厂。
和第一个争论后的思考一样,我们最后也决定不自建生产,而是将生产委托给全球最好的硬件代工厂——富士康,对于品控、高效生产、供应链整合,行业内没有谁比富士康更厉害。
那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去生产呢?难道我们对自己搞生产管理的信心强过富士康吗?难道我们对生产品控的管理能力能强过富士康吗?
既然没有这个信心,那将利润让给富士康,让他来进行生产,我们持续将能力聚焦在供应链创新上就可以了。
当我们的整个团队聚焦在创新研发上时,我们的品质反而是最有保证的,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交给了最专业的人,表面上看毛利减少了,有些钱没有赚到,但长远来看,只有融入到产业生态中去,做里面不可替代的一个角色,才是易能时代在新能源市场做大做强的关键。
06、采访后记
易能时代的苏董事长,是一名80后,是典型的中国新一代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家,谈吐稳健、逻辑无比清晰,目标高远,非常让人钦佩。
据悉,易能时代已获得多轮融资,最新一轮的融资额高达2.5亿元。此轮融资由正东投资集团领投,原有老股东追投增持。看来,资本市场高度看好易能时代这匹新时代的黑马。易能时代的首场新品发布会也在3月13日在广州顺利举行。
而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易能时代这种跨界创新的勇气和思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总是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企业家的职责,就是面向这种不确定性,作出甚于商业逻辑的判断和决策,这种决策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祝福苏总,祝福易能时代,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黑马,更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
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苏总这样的年轻企业家,用创新的思维、敢于颠覆的勇气,带动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