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早期医疗项目。
这并非是凭空揣测,而是有真实数据作为支撑。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2021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59起早期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25亿元,包括红杉、经纬、软银中国、创新工厂、薄荷天使、元生创投等107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
到了今年,这样的投资“热度”并没有减退,反倒更加火热。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在2022年1月1日到3月15日这短短的74天内,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22起早期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10亿元,其中有7家天使轮融资超亿元,BTIT整体方案解决商近观科技以2亿元融资额位居榜首。
这一投资热度背后,让投资人快速获得回报的同时,也正潜移默化地向投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当投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投资人应该如何抓住那些真正极具市场潜力的早期医疗项目呢?
为解答这一疑问,动脉橙果局采访了多位资深投资人,希望以专业人士的视角洞察我国医疗早期投资的变革路径和未来趋势,深度解析投资机构对于早期医疗项目的入局策略和底层逻辑,为处于早期医疗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如何应对市场新格局支招。
#01
投资人应该和创业者一样不断地学习
谈及医疗领域的早期投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时,每一位接受采访的投资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例如对于所从事行业有足够了解、具备极强的复合性能力、有敏锐的商业洞察意识、能与早期创业者共情等等。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标准”是会跟着医疗行业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而唯一不变的则是需要像创业者一样持续不断地学习。
当前,我国医疗领域已经跨过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低垂的“苹果”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来自于交叉型创新领域。
这无疑对医疗领域的企业创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近一年来,完成早期融资的创始人绝大多数都曾从事过科研工作,并且其教育背景基本上是世界级一流高校,尤其是在生物医药企业之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而对于企业,其要求也在变得更加苛刻。某资深投资人告诉动脉橙果局,“未来,最具生命力的医疗创新企业一定要能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从底层打通医疗行业存在的各类痛点和堵点,为行业带来持续的价值。”
如果要对当前医疗早期市场做一个比喻的话,这就好像面对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终点在一万米之外,市场潜力相当之大,但目前只能看清眼前的一百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对于新一代创业者的挑战,同样也是给予这一代投资人的挑战。而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中,支撑其不断前行的源动力就是创新,但创新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挖掘产品新的价值需求点,不断地迭代自己的认知,不断地去延伸自己的能力圈,这对于早期医疗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如此。
#02
当前的痛点或许就是未来最广阔的“蓝海”
某资深投资人谈道,“在医疗领域,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是为了解决行业问题而生的,所有的创新机会也都来源于行业痛点或者说是未满足的需求。作为一名早期投资人,在看过很多初创公司以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少有企业是因为技术‘死’掉的,往往更多的问题出在创业者没有找到对的需求,或者在解决方案层面,没有能够真正的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这恰恰是当前以科学家背景为主的创始人所欠缺的,而这种“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初创企业难以跨过“死亡之谷”。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一是复合型人才紧缺。医疗领域的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除了要有医学方面的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工科素养。但国内医生大多都更专注于临床,基于工科的认识相对匮乏,很难真正有跨领域思维架构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技术链接不够。在采访中,大多数投资人都并没有把“技术”本身当作核心痛点,因为在他们看来,当前很多趋于成熟的前沿技术并没有在医疗领域广泛落地,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各类新技术没能与医疗进行“深入结合”,这背后的难点实际上是思维模式需要由“技术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三是缺乏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从技术走向产品,中间还需跨越多个层级,首先是要有复合型人才团队,其次是要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最后是要对产品进行打磨和迭代。创新型技术有机会帮助医疗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在产品、体验和成本三要素上同时做到最优,但由于医疗行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一个高壁垒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打磨成长,但无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人,当前都缺乏耐心。
#03
投资机构自有逻辑:用“前沿技术”找“临床场景”
在早期医疗阶段,创始人和投资人一直有一个疑问等待着被解答,那就是究竟怎样的创新项目才是好的投资标的呢?通过对采访人的观点进行整理,动脉橙果局总结出了四大特征。
首先是要有优秀的核心团队。对于医疗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来说,优秀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专注早期投资的众多投资机构来说,这一点所体现的“含金量”极高。
某资深投资人谈道,初创企业有“短板”必不可怕,因为这可以通过后期去逐步解决和完善,但企业的“长板”必须要足够,因为这是企业最核心的壁垒,也是决定企业能否走通市场路径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一定要“根据钉子大小找锤子”,即从需求出发构建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拿着锤子找钉子”,即没有挖掘最底层的问题,而是以方案去应对想象中的需求,这必然是有问题的。
然后是保持专注,做透做深,建立壁垒。虽然当前初创企业的发展节奏很快,但在不少投资人看来,这并不一定是好的态势,因为医疗企业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呈线性,而更像是一个飞机起飞的曲线,在产品和服务打磨的阶段可能感觉上升的不够明显不够快,但如果这个打磨的阶段越长,它所积累的动能就越大,也就是腾空以后它能飞的更高更远。
但如果企业前面打磨这一步没有做到位,就冒然选择“抢跑”,必然是会在后半程相当吃力,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所在。
最后是随机应变,不断地产出新的价值。当前,整个医疗行业都还处于一个快速演变的过渡阶段,因而认知也是在不断地进行迭代。无论对于产品解决方案的迭代,还是对于商业模式构建都极度需要持续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创业者们要持续性的学习和思考,要跟的上行业的变化,并从这些变化之中找到与自身相结合的“发力点”,实现跨越式增长。
#04
与风险“共舞”,在风险之中找寻价值
创始人有评判维度,那早期投资人呢?
对于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来说,都无法避开“风险”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词汇,尤其是主要聚焦在早期企业的投资机构,对于“风险”的敏感度更为强烈。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在当前正快速发展的医疗领域,“风险”即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投资人应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交叉点”。
某资深投资人告诉动脉橙果局,“投资机构本身就是和风险共舞的一个状态,这是在任何时间阶段都不会改变的。选择成为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人,就是希望能够在创新赛道刚刚萌芽的阶段开始,便能陪伴企业家一起见证行业的发展与成长,并在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认知。”
虽然从理论上讲,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但在现阶段,医疗行业却存在一些结构性变化,有机会带来超额收益。
一方面由于支付改革、带量采购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端、企业端和患者端都产生了全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各项前沿技术在应用方面的不断成熟,以及更多创新人才加速投身医疗行业,推动创新技术的商业转化逐步到达临界点。
某资深投资人谈道,“中国医疗市场起点相对较低,因此天花板反而更高,有机会涌现更多的机会。因此,投资机构选择在这个大趋势来临之初就投入其中,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一手信息,更多的行业经验,更多的认知优势,形成投资判断上的数据飞轮。”
但对于早期医疗项目,投资人除了要有敏锐的嗅觉,还要注重“陪伴”,也就是为创始人“投后服务”,这是早期创业者所极度需要的。
那么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做好“投后服务”呢?
一是密切交流,通过碰撞共同提升行业认知。某资深投资人谈道,作为一名投资人,自己会经常性地去和创业者碰撞探讨。每当自己对行业发展产生一些新的洞见,都会在第一时间分享给企业,而创业者也会时常主动分享探讨企业正在经历的挫折与成长。
二是重点打磨,系统性地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对于医疗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它最需要的就是构建起一个高效运行的组织,但这往往需要企业的每一个核心板块都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支撑。针对这一普遍痛点,投资机构会加强组织建设方面的赋能工作,根据企业需求,系统化地给予帮助,提升其整体战斗力,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运营体系。
三是搭建桥梁,让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就医疗领域而言,其商业模式往往需要把各类利益相关方连接在一起,然后针对某一业务场景进行赋能。对于早期企业来说,它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相对应的资源去和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对于大企业来讲,它们在某些数字化领域有明确的需求,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因而投资机构就能充当其中的“中介”,帮助企业间搭建好这一沟通桥梁。
当然,除了这些共性的基本需求,投资机构也需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扶持。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当前的早期医疗领域就像是一场刚刚起步的“马拉松”,它的终点在万米之外,但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还处于百米阶段,因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保持专注,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一起更坚定地朝着目标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