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丹丹
【资料图】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变动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2022 年6月29日,益佰制药(SH600594)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益佰配方颗粒进行增资,以投资建设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项目。
不止益佰制药在加强布局中药颗粒产业链,就在前一日,中药板块整体表现也异常活跃,6月28日,中药板块开盘即走高,华森制药(SZ002907)涨停,同仁堂(SH600085)、广誉远(SH600771)、新天药业(SZ002873)、沃华医药(SZ002107)等跟涨。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近几日来,中药板块异动拉升,华森制药(SZ002907)在27日也出现涨停。
业内猜测,中药板块股价拉升源于近日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保局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部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置中医医师”,中医药将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此外,多家机构发文表示看好中药行业,尤其是中药配方颗粒,6月27日,开源证券发布医药行业周报表示,重点推荐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投资机会。
中药配方颗粒指由单味中药饮片制作而成的颗粒剂,在中医处方时提供除中药饮片之外的剂型选择。“相比传统中药,配方颗粒无需煎煮,可以直接冲服,方便快捷,这也使得其价格高于同规格的中药饮片。”北京同仁堂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李司琪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一直以来中药配方颗粒缺少国家标准,医疗机构内使用的配方颗粒都是由有资质的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在生产省份及销售省份的药监部门备案后在医疗机构销售的。
2001年,原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文号管理。《规定》发布后,国家批准江阴天江(中国中药)、华润三九(SZ000999)、广东一方(中国中药 HK00570)、四川新绿色、北京康仁堂、南宁培力6家企业作为试点生产中药配方颗粒。
2013年,原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在相关部门根据试点情况总结经验并出台相关规定前,各省级食药监部门不得自行批准配方颗粒生产。这意味着,除上述6家企业外,其他药企不允许进入中药颗粒生产领域。
直到2015年,国家终于放开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生产限制,同时中药配方颗粒由批准文号改为备案制,才允许河北、河南、浙江等省份60多家企业在省内开展配方颗粒科研生产。
2021年,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表示,自2021年11月1日起,原标准生产标注的配方颗粒停止上市销售。这意味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终于迎来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2021年4月29日,国家药监局批准颁布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越来越多的药企获得了配方颗粒市场的“入场券”。据中药配方颗粒网统计,除前述60余家企业外,截至今年3月末,吉林敖东(SZ000623)、天津天士力(SH600535)、佐力药业(SZ300181)等30家上市企业明确布局中药配方颗粒。
同时,中药配方颗粒的适用范围也由“二级医院以上中医院”扩充到“所有医疗机构”,据中药配方颗粒网统计数据显示,“所有医疗机构”约有104万家。
除了上述努力外,近年来包括福建、浙江、河北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拉动中药配方颗粒需求增长。
上述种种政策的完善也是在为集中带量采购(下称集采)铺路。医药行业媒体赛柏蓝分析,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持续颁布,未来集采可能也会分批次实现,庞大的市场放量是后入场企业的重要机遇。
集采之后必然面临药品降价,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赛道,而“新秀们”会否在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的情况下主动降价呢?
河北安国(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一位药材收购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药材的价格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以身价比去年暴涨约一倍的射干(中药名)为例,由于前几年其价格一直没有上涨,导致药材种植者们种植意愿下降,但市场的需求却没有随之减少,所以物以稀为贵,今年的射干价格达到了大约50元/公斤。他认为,受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生产成本波动较大,从市场规律分析,相比化学药,集采后中药配方颗粒降价幅度有限。
巨大的市场藏有巨大的潜力。据中药配方颗粒网测算,中药配方颗粒市场2025年有望达到500-60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20年这一数字还是255亿元。
而更多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也相继颁布,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目前国家药典局共颁布了20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