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门捷列夫学徒@雪球
导语:组件制造确实没啥壁垒,但是难就难在这个比硅料、电池、硅片等环节需要的辅材和供应链的支持要大多。
不太明白为什么雪球的人一直看不上组件,我倒觉得组件是一个非常有壁垒的环节,其壁垒不是体现在技术上,而是渠道、品牌、管理、供应链上。
【资料图】
就打个比方,矿泉水技术有壁垒吗,为什么农夫山泉几千亿市值?还有就是充电宝和充电线这个你去找任何一个华强北的小作坊都能做出来,那为什么安克创新(SZ:300866)能把这个生意做到全球并且做成一个几百亿市值的公司。
今天想分享一下我的思考过程以及一些比较好玩的数据和材料来论证我为什么得出这些结论以及未来应该怎么看组件:
1、从数据上来看,和大多数人想得不一样,组件是光伏环节里面为数不多的CR5在集中的行业,2021年CR5有76%。
而一些更有“技术壁垒”的环节比如硅片,竞争格局在越来越分散。下面我会解释为什么?
2、理解组件必须要知道在大部分情况下,组件更接近于一个to C的生意,渠道、口碑、品牌、供应链更关键,而不是集中电站那种招投标的to G的场景。
并且大部分龙头组件厂商其实大本营在海外,比如天合光能(SH:688599)、晶澳科技(SZ:002459)、晶科能源(SH:688223)海外收入占比都在70%以上。
国内剩下那30%收入里面大部分又是分布式光伏也就是户用和工商侧的场景,所以通威(SH:600438)真正能影响到的也就是集中式光伏,这里面本身在龙头的收入占比也不大。
3、就算在集中式光伏这个场景,如果大家仔细查以前的招标数据,基本上二线的组件厂商在和一线竞争的时候都会低5分-1毛钱竞标。
所以对于通威这种刚入行的来讲这是一种正常的战术行为,上升不到战略高度。不过因为这次是通威,所以资本市场放大了这种情绪。
那么通威有没有可能在有足够的资金优势下短时间内把渠道、品牌、供应链都建好然后进攻传统龙头呢?或者说,通威以后的战略中心究竟是不是组件?
我的结论是还是很难,或者说这甚至都不是人家通威自己的战略。我们挨个分拆一下就知道了。
渠道方面:我们以天合光能为例子,看看需要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建成目前的渠道优势。
首先是时间方面天合光能花了20年才在97个国家建立起渠道网络,从经销商和安装商数量看,欧洲(分销商 138,安装商761)、印度(分销商 21,安装商 152)、澳大利亚(分销商 32,安装商 569)。
这里面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出海去一个国家哪有这么容易。
不要说去一个国家,你就是一个四川的公司去到隔壁湖北去生意估计都人生地不熟。需要搞清楚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当地的“地头蛇”搞好关系,渠道商信任关系的建立也是多少吨吃肉喝酒以及利益绑定。
单独提一下美国,龙头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都在美国吃过官司吃过亏,在这种国家做生意你甚至需要配备一个法务团队,走一遍人家的流程才知道坑在哪里。
BTW,我反正是从来没见过一个依赖于线下渠道的生意能够短时间被竞争对手砸钱超越,除非以后光伏可以互联网+了。
品牌方面;因为组件使用周期长25-30 年,所以往往需要很多线下的质保和售后团队,这其实会使得客户更信任品牌。
另外本身品牌具有“可融资性”的组件品牌能够帮助项目开发商获取银行融资,而产品各方面性能表现是评估可融资性的重要依据。
2021 年的评估结果,晶澳、隆基、天合、阿特斯、晶科的可融资性评级位居前列。
说了这么多,记住一点就行了,哪有to C的公司品牌不重要的,经销商是不太愿意接一个新品牌的,一是不好贷款,二是用户不接受。
供应链方面:组件制造确实没啥壁垒,但是难就难在这个比硅料、电池、硅片等环节需要的辅材和供应链的支持要大多了,做好一块组件需要胶膜、背板、玻璃等各种辅材。
还是以天合光能为例子,生产基地与辅材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并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生产基地周围有多个胶膜(海优新材、福斯特)、背板(赛伍技术、中来股份等)、边框(永臻科技、鑫铂股份)、焊带(宇邦新材)及接线盒(通灵股份、快可电子)辅材企业。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有感觉了,上面说的三个,哪一个都不可能在1-2年内搭建好的,甚至没必要去搭建,毕竟硅料和电池已经够赚钱了。这毕竟是我的猜测,那么通威自己有这些迹象呢?很明显,也没有。
说一组核心数据,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组件厂商因为要做上面这些事情,所以肯定得花钱嘛,比如在海外或者国内搭团队、打广告、银行贷款、请经销商吃饭等等。
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就是销售费用很高,下面这个图很直观:
这个图很直观,基本上销售费用要比纯粹做硅片、电池的高2-3个点。
根据通威股份已经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来看,销售费用4.9亿,去年是4亿,只比去年多了9000万。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大举进攻组件的感觉。
通威战略中心应该还是在硅料以及电池片上,光这两个的资本开支已经非常大了并且也已经足够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