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的限期已经过去,黄光裕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给国美带来奇迹。
停牌一个多月之后,在港股上市的国美零售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复牌,而和复牌一起出现的还有一则重组的公告:国美将通过注入物业和物流资产,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并最终实现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不过,虽然国美的众多高管预期乐观,但投资者却并不看好国美零售的这一次业务重组。
(资料图片)
在8月22日复牌的当天,国美零售的股价便出现了高开低走的走势,最终收盘大跌20%,股价报收0.232港元/股;和去年3月时的最高价2.55港元/股相比,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国美零售的股价相较于高点已经跌去了九成,市值则蒸发82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已经超过了700亿。
作为家电零售巨头之一,如今的国美零售可谓历经沉浮,特别是在2008年黄光裕锒铛入狱之后,这个曾经伫立在巅峰的家电零售帝国便轰然倒塌,迅速跌下了神坛;在苦等13年之后,好不容易等到了黄光裕出狱,正当大家都为其“18个月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豪言壮志充满期待时,现实却给所有人当头一棒——国美的处境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了恶化的迹象,裁员、欠薪、股价暴跌的利空频发。
为何国美这个曾经的家电零售帝国回落到如今这个地步?面对如今四面楚歌的处境,黄光裕真的可以力挽狂澜吗?
从3万元起家,国美的辉煌过去
时间拉回到36年前的1986年,当时才17岁的黄光裕,跟随着哥哥来到北京闯荡。
或许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从农村出来的懵懂少年,在后来竟然会打下自己的家电零售帝国,甚至跃升为中国首富。
来到北京之后,黄光裕和哥哥黄俊钦拿出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3万块,在北京前门盘下了一个门店,取名“国美”,而这正是后来家电零售帝国“国美零售”的前身。据媒体报道,刚开始的时候国美只是一家服装店,过了一段时间,黄光裕眼看着家电大卖,才选择从卖服饰转型,开始做起了电器生意。
和后来的老对手苏宁有几分相似,国美同样以“薄利多销”作为店铺的主要经营策略。
在那个家电市场被国企垄断的年代,国美硬是凭借着“薄利多销”的策略慢慢在北京站住了脚,后来更是借助打广告、凭借着一句“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语被众多消费者熟知;才经营了没几年时间,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便从曾经的100平小店铺,慢慢扩张到了拥有6家店铺的大型家电零售企业。
1992年,随着国美的店铺越来越多,黄光裕开始对店铺进行连锁化改革,并对其进行“统一门店名称、统一商品展示方式、统一门店售后服务、统一宣传、统一供货”俗称“5个统一”的模式来经营;在那个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黄光裕连锁化经营的模式开创了家电行业的先河,并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随着实力的壮大,国美开始迈出北京,向全国各地进发。凭借着特有的“国美速度”,国美迅速实现了扩张。2004年,国美成功在港股上市;2005年的时候,国美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400家,布满了全国一、二线城市,后来更是接连将当时几大家电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大中电器以及三联商社陆续收入囊中。
2008年,国美已经是如日中天,甚至连苏宁都不是其对手,而黄光裕也成了当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不过,正当大家都以为“黄首富”可以带领国美再创辉煌的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家电零售帝国轰然倒塌
国美的衰落,要从黄光裕的锒铛入狱开始说起。
2008年年底,才刚刚当上火炬手、在北京传递完圣火的黄光裕突然被警方带走调查;到了2010年8月,黄光裕最终因非法经营罪、行贿罪等被判有期徒刑14年,同时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失去了最重要的“掌门人”黄光裕,国美这个家电零售帝国轰然倒塌。
实际上,在黄光裕被警方带走调查之后,国美零售便已经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内部,高管之间开始抢夺公司的控制权;外部,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以及苏宁这个老对手开始蚕食国美的市场。
在黄光裕被定罪前3个月,国美还爆发了业内闻名的“黄陈大战”。在这场控制权争夺战中,以黄光裕为首的大股东群体和以陈晓为首的管理层为国美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虽然最终黄光裕守住了国美的控制权,但国美却已经元气大伤,曾经家电零售帝国的“底蕴”逐渐败尽,国美开始跌落神坛。
在内部股权斗争结束之后,外部虎视眈眈的各个巨头,也开始对国美发起攻击。首先是早已经在2009年超越国美的苏宁,继续蚕食着国美的线下市场;而线上方面,主营3C产品的京东则开始对国美发起价格战,最终在这场战役中,京东赢得毫无悬念,而国美则再次损失惨重。
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国美开始加速衰落。从数据来看,在2011年创出598.21亿的营收之后,国美的营收就开始呈现停滞不前的趋势,在家电市场快速扩张的几年里,国美零售的营收都没有突破800亿。
而到了2017年之后,随着电商成了主流,国美零售的营收开始下滑,2017年到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715.27亿、643.56亿、594.83亿、441.19亿和464.8亿,除了2021年之外,几乎是每年下一个台阶。
盈利方面,国美零售从2017开始便陷入亏损,2017年到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5亿、-48.87亿、-25.9亿、-69.94亿和-44.02年,5年时间累计亏损达到了193.23亿。
就这样,国美这个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在历经了十几年的沉浮之后,跌落了神坛。
“豪言”未能实现,黄光裕还能力挽狂澜吗?
“18个月让国美恢复市场地位”黄光裕用一句豪言,宣布了自己的归来。
在出狱之后,作为“掌门人”的黄光裕从妻子手中再度接过了国美的大权,并且为国美的复苏而不懈努力。
据媒体报道,黄光裕一年99%的日子都加班到凌晨,他时常召集高管开会,对未来战略和具体工作进行商讨;为了便于讨论,2021年下半年,国美甚至在鹏润大厦34层给高管们安排了住宿,让他们跟上老板的节奏。
不过,虽然黄光裕付出了不懈努力,但奇迹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在国美的身上上演。
在其归来的18个月里,国美把核心放在了“真快乐”APP、“打扮家”APP和“折上折”APP三个软件上,希望通过这三个APP建立起一个集兴趣、种草、直播、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庞大电商,不过在如今互联网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购买流量往往需要花费“天价”,对于资金紧张的国美而言,这三个APP注定难以成功。
从数据来看,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真快乐”APP年访问量4.4亿,年活跃买家1683万,虽然数字看似不小,但和京东5.7亿年活跃买家、拼多多8.69亿年活买家相比,显然差距巨大。
此外,除了这3个APP全部都走向失败之外,在这18个月里,国美还陆续被曝出了关店、裁员的新闻,甚至还出现欠薪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国美三大APP之一的“真快乐”从今年四月开始第一次裁员,到七月底,已经裁员了60%;而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国美还对许多收益不佳的门店进行了关门处理。
很显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黄光裕“18个月让国美恢复市场地位”的豪言壮志已经宣告失败。
面对这种情况,黄光裕最终选择了“曲线救国”。8月19日夜晚,国美零售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将从黄光裕手中买下两块物业,一个是建筑面积达52.46万平方米的国美商都,一个是建筑面积为13.05万平方米的湘江玖号。国美零售称,交易价格很优惠,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资金压力。
除了买下物业之外,国美零售还对外宣布将重组公司业务板块,剥离亏损业务,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融资能力。
不过,对于国美零售的这一次重组,投资者却并不看好。
8月22日复牌的当天,国美零售的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收盘大跌20%,股价报收0.232港元/股;和去年3月时的最高价2.55港元/股相比,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国美零售的股价相较于高点已经跌去了九成,市值则蒸发82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已经超过了700亿。
在发布公告的同时,黄光裕也立下了“新目标”:在2023年实现较高盈利并达到以往较高水平,2024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显超越历史最好水平。
不过从股价表现来看,投资者可能不愿意为黄光裕的“大饼”再等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