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息!从数字领航员窥高德产品观:场景才是关键

时间:2022-10-02 15:43:59       来源:腾讯网

对于并不缺少研发费用的数字人赛道来说,相比卷在打造吉祥物般的“工具人”上,充分发挥技术价值,找到更多可落地的应用场景,带给用户真实价值,才是数字人工业化时代成功的关键。


(资料图)

作者|小葵 杨知潮

编辑|原野

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在近乎竞赛式的激烈追赶中,数字人已经成为足够内卷的领域。但繁荣表象并不能掩盖一个尴尬的现状:他们还没有找到足够丰富实用的落地场景。很多时候,这项由人类数十年的财富与智慧创造而出的新技术,只被用于品牌代言,或者提供唱跳等最基础的娱乐表演。

暂且不讨论这与数字人开发的初衷有多么背道相驰,单是对照那些对数字人展开过丰富想象及呈现的科幻电影,你就能知道这其中的差距,比如《霹雳游侠》中会说话的汽车、《太空漫游2001》中全方位协助人类的飞船AI哈尔、《流浪地球》中能自我执行任务的莫斯等。

这与技术的落地进程有关。因为泛娱乐等领域对交互的要求较低,数字人最早被用于表演也很正常。只是,它不应该止步于此。

更多的改变正在发生。在部分城市,数字人正在取代前台工作人员,承担防疫过程中的测温验码等工作,这能切实降低工作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高德最近推出的数字领航员“小高老师”,则让数字人走入车内空间,在驾驶过程中提供智能服务与情感陪伴,这是从实际场景和需求出发的产品设计。

01 全场景陪伴

具备可视化形象的数字领航员,这是小高老师的官方身份说明。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位熟悉路况和道路驾驶、擅长聊天还永远不会发脾气的“副驾”。

在目前的驾驶场景中,小高老师的技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智能导航、情绪陪伴。前者很好理解,这是高德长久积累而成的技术领先体现。小高老师拥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智能预测能力,在导航场景中,她能智能识别交通路况,提前告诉用户哪里堵车、哪里有红灯,还会根据昼夜不同,计算油耗等参数,规划更为合理的路线。

如果说智能导航是小高老师的基本功,情感陪伴就是她的加分项了。

小高老师会与用户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沟通。比如会在早上道“早安”,会在长途驾车时提醒司机及时休息,还会在拥堵时安慰用户情绪——经历过一线城市早晚高峰,或者见识过怒路症的朋友,大概都能知道这份安慰的价值。事实上,人性化一直是高德产品的基因,为工具型产品注入情感化体验,从早期的语音包到如今的数字人,都是如此。

而可视化形象是让情感陪伴进一步实现的基础,它让“小高老师”变成可以被看见的存在,相比语音助手们提供的声音陪伴更有温度。作为首个拥有可视化形象的数字领航员,小高老师的声音也很有来头:由配音过《哆啦A梦》、《仙剑奇侠传》等作品的山新老师配音,声线温柔甜美。

车内空间陪伴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厂商、尤其是新能源车品牌的共识。人们需要更多的“花样”去消除驾驶的疲劳感。对于部分驾驶员而言,车内还是他们的治愈之地,甚至是享受自由的最后净土。于是,小鹏汽车开发了拟人化的车机系统“小P”,蔚来的语音助手NOMI 拥有“会眨的眼睛”,还拓展了穿衣戴帽等玩法,犹如车内宠物,让车主们很买单。

相比之下,小高老师在“拟人化”的方向上又进了一步。这位拥有3D和2D形象的数字领航员——尽管高德为它设计了活泼的3D肢体动作,但在导航模式中,它更多会以2D形式出现,毕竟安全是车内空间的最高权重,显然想要提供更加真实的全场景陪伴。

一个被业内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在人与机器的交互过程中,拟人化一直都是技术攻克的重点方向,因为它可能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从而实现更顺畅的沟通。而在所有的交互方式中,按照从易到难的排序是语音、图文、视频。当然,如果按照体验高级程度从低到高排序,我们也能得到一样的答案。

02 不稀缺的数字人,稀缺的落地场景

“你得从用户体验出发,倒推用什么技术,你不能从技术出发,然后去想如何才能卖出去。”这是乔布斯的在1997年开发者大会上的一段知名发言。

乔布斯讲的道理似乎再简单不过,但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不断有人违背。20年后,当全球兴起AI热潮,大量AI企业还是像乔布斯所说,先从技术出发,再去思考落地场景,但落地场景的寻找有时比技术的研发还要困难。大量AI企业陷入强技术,高估值,但没业务的尴尬境地。资本市场甚至出现了上千亿市值的AI企业,季度营收却不到两亿的“闹剧”。

几年后,类似的故事又发生在了数字人领域。

得益于元宇宙概念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等因素,虚拟数字人赛道从2020年开始逐渐火热。Facebook在2021年10月宣布更名为Meta,更是加速了这一赛道的进展——虚拟数字人被认为是人类未来进入元宇宙的介质。换而言之,数字人之于元宇宙,就如同人类之于现实世界。

“未来,整个世界都将被数字化,一切都将在虚拟数字世界中有一个复制品,像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凯文凯利早在2019年就这样描述过自己对于未来20年数字世界的想象。

资本、创业者、程序员、野心家……蜂拥而至的人和钱挤满在数字人赛道。启信宝数据显示,国内虚拟人数字相关企业在2020年新增了3.6万家,2021年又新增6.6万家,同比增上80%。由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发布的《数字人:数字经济新赛道》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人相关企业融资共有2843起,融资金额达2540亿元。

高企的技术门槛决定了这是一项费钱的竞赛。从Crypton Future Media在2007年推出的虚拟数字人“初音未来”开始,每一位虚拟数字人的推出,都是人类智慧与金钱的结晶。以目前主流的超写实虚拟数字人为例,其诞生一般要经历扫描、建模、人脸与身体绑定、基于动作捕捉完成动画形象、渲染等环节,基本上视频每秒的成本都在万元左右。而后期的运营维护,更是需要持续投入。

以2021年全网爆火的柳夜熙为例,它的制作投入在百万元级别,第一条短视频成本约几十万元。据制作公司创壹科技介绍,其服务柳夜熙的大中台团队有150多人,还有10人左右的小前台团队。也正是受限于高昂的投入成本,柳夜熙在2021年10月一夜爆红涨粉363万之后,更新频次一直不高,平均每月只有2条左右。

数字人的未来可能很美好,但当下却残酷。在2021年,头部虚拟女团A-SOUL的五位成员仅直播礼物的营收就超过了2400万元,但这依然难以覆盖它的成本。据A-SOUL官方今年5月发布的公告称,单项目视角看,A-SOUL还是处于较大幅度的亏损状态。

此外,在爆火的数字人赛道,竞赛者们“卷”的方向似乎有些诡异。

包括大厂在内的很多玩家,炫技的重点都在细枝末节,比如尖下巴或者圆下巴的呈现。用户也大多也只关注虚拟人的外形。

数以千万计的投入,换来的只是数字人赛道入场身份以及坊间谈资,当整个行业“内卷”在数字人的外表,其本质其实是落地场景的稀缺。正如AI曾经走过的弯路,大量企业只是跟风推出数字人,并没有提前想清楚使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互联网周刊》发布的《虚拟数字人企业TOP50》榜单显示,50家企业的代表数字人一共有37位,其中有5位为直播数字人、3位主播数字人、2位AI手语数字人,还有27位身份是虚拟网红、明星数字人分身、虚拟学生等。

据星矿数据显示,截止今年9月,A股共有53家上市公司布局了虚拟数字人产业。但其中只有奥拓电子一家披露了数字人业务的收入情况,财报显示,奥拓电子上半年新签虚拟数字人业务合同超过200万元。而其他52家皆因收入量较少以及未知原因并未披露相关财务数据。

而大部分重金推出的数字人难以真正地找到应用场景,最后只能沦为企业的形象工程,在各类活动中担任吉祥物。这样的现象已经在被业内反思,阿里巴巴数字人技术负责人李小龙就曾表示:“虚拟数字人需要在特定场景内真正解决人的问题。”

在数千亿规模的融资之下,数字人赛道并不缺少研发费用,而行业真正需要的,是更多可落地的,真正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应用场景。

03 场景与产品观

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数字人目前主要被分为两类:身份型数字人、服务性数字人。上述所提的柳夜熙、A- SOUL属于第一类,他们都拥有独立身份及人格特征。服务性数字人则主要活跃在生产和服务中,比如虚拟主播、虚拟员工等。

对于后者,场景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数字人能否成为足够优秀的“工具人”,更加充分地发挥技术的价值。王传福曾经说过,“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比技术突破更难的,是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场景。

从这个角度看,小高老师是幸运的。她本身就是为导航而生,足够清晰的应用场景让她免去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和“大材小用”的烦恼。事实上,高德很早就注意到了数字人在这几年的走红,也将其列入了研究序列,但直到为数字人提供技术基础的视界引擎进入研发阶段,导航核心场景成型,才将“小高老师”正式立项。

“数字领航员的推出,是高德紧贴导航这个核心场景、反复推演用户需求后的产物。基于用户核心需求和场景推出的数字人,在我们看来才是有意义的。”高德产品经理孙冲说道。

导航场景与数字人有着相当高的契合度。

首先,由于驾驶行为的特性,用户与导航产品本身存在大量的语音交互行为,路况的变化、路线的调整、都需要软件与用户频繁“对话”。在小高老师出现之前,高德等地图APP已经配备了高度智能化的交互系统。智能汽车车机交互系统也已经成为各大主机厂的重点竞争项目。也就是说,数字人是在出行领域原有交互模式上更具人情味的一种升级方案,并非从0到1的创造需求。它本身是从场景和需求之中生长而出的。

其次,它满足了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即情感需求。尤其当驾驶员独自上路时,在汽车内的封闭空间之中,导航几乎是他们能够听到的唯一声音,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契合度之下,导航数字人不需要在拥挤的虚拟偶像赛道“内卷”,也不再仅仅是企业宣传的吉祥物,而是切实的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事实上,这也是高德产品观的又一次被看见。俞永福在刚刚接手高德时曾经发表过一封内部公开信《高德的未来——专注而专业》。他再次强调了高德的初心就是“做好一张地图”,也提到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之激烈,“因为互联网是免费的,连打价格战的机会都没有。想赢得用户不是靠公司打,用户只关心一个问题——谁的产品做得好”。

此后几年,高德经历了数次较大幅度的产品更新,但始终没有脱离开“专注而专业”,而是聚焦在LBS与相关业务,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比如在导航与定位的基础功能上,陆续推出智能避堵、防晒导航、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倒计时等技术;在多元化服务方面,以语音包为特色,不断丰富选择,完善体验;在出行平台方面,基于飞轮效应,把地图变成基础设施,延伸出打车业务。

本质上,高德做的就是场景服务。它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我在哪、我去哪、怎么去。

清晰的使命决定了高德克制的产品观。在产品迭代过程中,克制其实是比延展更难的事情。因为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难度要大。人类容易克服自己对未知挑战的恐惧,却难以战胜错失机会之后的懊恼。

在鱼龙混杂的数字人赛道更是如此。很多玩家已经捕捉到了数字人工业化时代的信号,但看到不代表能抓住,做了也不一定代表能成功。说到底,数字人的竞赛与其他风口不同,它无法靠堆人堆钱的短时“补课”实现突围,而是一场对技术能力和产品观的综合比拼。此时,专注的玩家才有机会抵达流淌着更多奶和蜜的远方。

关键词: 从数字领航员窥高德产品观场景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