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好货”“低至1折,便宜哭了”…… 在重庆一些商圈购物中心,张贴着醒目“骨折价”标签的门店不断冒出,有不少是临期食品店。
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来,完成多轮融资的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入渝加速扩张,加上本土创业者抢滩市场,仅一年时间,门店数量猛增上百家,临期折扣店开始大规模进入市民视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头部品牌大手笔拓店
周六下午,在渝北一家临期食品店人头攒动。2元的每日坚果、6元的星冰乐咖啡……吸引着不少人购买。其中一位顾客还向售货员抱怨,“怎么气泡水怎么都没了。”店员摆摆手称:“早卖完了,下次早点来哦。”
图片来源:郭欣欣 摄
今年以来,以好特卖、嗨特购、奥特乐、叁省会员店等为代表的头部玩家相继入渝,以两位数的增速开启 “跑马圈地”,临期折扣店开始大规模进入市民视野。
以好特卖为例,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尽管进入重庆只有几个月,目前已开出15家门店。并且扩张的势头还在继续。公开信息提到,2022年计划在川渝地区开300家店。
“高性价比的折扣店呈现快速拓展之势。”第一太平戴维斯在对重庆3季度零售市场调研时发现,除了原有的头部品牌继续拓店,也不断有新品牌正在进入布局。
除了都是大手笔拓店外,区域布局也高度重合。记者看到,此番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各大商圈以及毗邻大型社区、学校的购物中心和商场。在一些人气较高的区域,甚至还有多个品牌开在同一座商场。
折扣减少、三四线产品增多
“这家原来不只卖临期商品啊!”在冉家坝的一家店内,有消费者“恍然大悟”。
从出圈至今,“临期食品”似乎就成了这类折扣店最大的卖点。但现在涌现的线下门店实际情况来看,似乎不想与“临期”的概念联系太过紧密。
图片来源:郭欣欣 摄
从店内布局来看,以往赤裸裸的“临期食品”招牌已经不见,更多以“折扣”“白菜价”“骨折价”的标签进行了代替。店内一半以上的空间为休闲零食售卖区,搭配日用品、护肤品。商品种类与一般超市几乎一样,甚至还配有冰柜售卖冷饮。
在这里,市民依然可以买到星巴克、元气森林、依云等热门商品,但更多的选择可能是在相同的类目下,一些二三线品牌或者是不知名品牌。
“有些知名品牌的商品,感觉都是在超市销量不太好的产品或是口味,还有一些是没听过更没吃过的品牌。”有消费者称。
“1块钱的可乐,10块5包的薯片,基本上都找不到了。”大学生骆颖发现,“薅羊毛”的快乐没有了,有时还会遇到“离过期还差一大截、单价也高的零食刺客。”
有人退场有人转型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去年夏天,临期食品生意几乎是一夜之间升温。有着零售资源的从业者成为第一波创客,站上“风口”抢滩;随后,在资本加持下、多个行业头部品牌相继进入。仅一年时间,重庆市面上各类涉临期的门店数量猛增上百家。
日趋密集化的开店带来的直接影响,已经让不少临期食品店处在盈亏边缘。
最近,周琪洪关掉了位于康庄美地的门店——这家在社交媒体上曾被打卡标记为“渝北第一家仓库零食店”。
“现在市场已经‘卷’起来了。”周琪洪说,很多人一窝蜂涌入,竞价之下,他们能抢到的进口临期食品越来越少,进货价越来越高, 一些热销的进口临期食品货架慢慢空了,店面盈利能力越来越差。接下来,他打算就“下沉”专做区县市场,“现在我们在荣昌、铜梁开店,销售额能够实现盈利。”
图片来源:郭欣欣 摄
张钒目前在重庆开有3家临期食品折扣店。瞅准去年爆热的行情,有着零售资源的他,迅速切入临期食品赛道,很快收获了第一波红利。“临期商品单价都并不高,去年8月份,三亚湾一个店一天就能卖出好几万元,一整天都是排队结账。”不过,待新鲜感褪去,消费逐渐趋于理性,专门开车来买的人也少了,“现在恢复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
尽管规模做大,他也陷入“货源焦虑”,“现在杀价非常厉害。”他说,为此,团队选择绕过代理商,直接对接厂家,争取达到“价格最低、品质最高”的目的。与此同时,店面也添加了一些非临期的日用品,“比如油盐米,现在门店临期和非临期产品比例在8:2。”
记者注意到,临期食品赛道的出局者已经开始出现了。繁荣市集2020年于上海起家,2021年初完成了Pre-A轮融资。2021年年底,繁荣集市进入重庆开店。前不久,自曝“业务已停顿,没有现金流,准备申请破产”。 目前,在大众点评上搜索繁荣集市,重庆的门店已经搜索不到。
声音“夹缝中的生意”并不好做
业内有声音认为,“临期”产品销售这门“夹缝中的生意”并不好做。其难点在于:上游供应整合难度大;尾货竞争程度加大;物流成本增加,削弱不少利润空间。
“临期食品拥有很大的市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 从消费端来看,很多新生代对于临期食品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产业端而言,将呈现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发展特点。
“砸下真金白银开店,有的是真想做临期食品行业;有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混融资上市,进而套现;也有的是为了赚加盟费。”
对于这一波开店潮,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重庆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王承柯认为,能否在这条赛道走得更远,货源稳定供应的竞争力必不可少,其次,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也十分关键,包括品类规划、商品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提升周转效率等等,“从长期来看,未来肯定会大浪淘沙。”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编辑:李周芳
责编:廖磊
审核:冯飞
关键词: 重庆市场一年猛增上百家 临期食品店还是那个味吗